根管治疗主要是针对牙齿内部的牙髓组织出现病变(如牙髓炎、根尖周炎等)进行的治疗,目的是去除病变组织,清理根管,然后填充根管,以消除炎症、防止再次感染,从而保存患牙。
但是,经过根管治疗后的牙齿,其牙体组织的强度和韧性会有所降低,因为失去了牙髓组织提供的营养支持。
如果牙齿在根管治疗后剩余的牙体组织比较少,无法为后续的牙冠修复(通常是根管治疗后的牙齿需要牙冠来保护,改善其正常的咀嚼等功能)提供足够的固位力和支撑力,那么就需要打桩。
桩就像一个 “锚”,将它插入根管内,桩的一端与牙冠相连,另一端嵌入根管中,这样就可以增强牙冠与牙齿残根残冠之间的连接稳定性。
比如,一些牙齿在龋齿破坏重,导致大部分牙冠部分缺失,仅剩下牙根或者一小部分牙体组织,这种情况下,打桩可以为牙冠修复提供必要的支撑,避免牙冠松动、脱落,提高修复后的牙齿使用寿命,让牙齿在行使咀嚼等功能时更加稳固。
但如果根管治疗后的牙齿剩余牙体组织较多,自身结构能够满足牙冠修复的需要,就可以不用打桩。总之,是否打桩要由牙医根据牙齿的具体情况来综合判断。